李静出席第十三届深圳学术年会创新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学术演讲“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科学认识与理论表述
12月9日,第十三届深圳学术年会•创新文化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深圳技术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越南等国的创新文化专家与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创新理论与方法专家通过网络参加会议并发表了学术演讲。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静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发表学术演讲“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科学认识与理论表述”。他向研讨会系统介绍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方法体系。 李静首先讲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就明确指出:“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这一论断说明创新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一道难题。之所以是人类普遍面临的一道难题,是因为它根源于人和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但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的供应量则是有限的,自然界对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的净化能力即环境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发展的无限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更高级的发展模式,以保障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就是创新发展。创新发展的实质就是通过开发和扩大事物的“质”来增加资源可供量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这要通过大规模的科技运用和大幅度的人的素质的提升来实现。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运用本民族的话语体系来分析和表述创新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并以此来指导和推动本民族的创新实践活动。
李静主任接着介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创新基本范畴;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是最具时代精神的社会实践特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认识和表达创新的基本范畴,就形成创新是运用科技和管理手段通过开发事物的质来扩大资源供应量从而创造新事物的高级发展方式,新事物则是指功能性趋向无穷大而物理性和负作用性趋向无穷小的事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创新规划是针对实现事物功能需求对事物普通属性进行正向调整的设计和部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质量观);创新分析是针对创新引起的属性调整必然打破系统原有属性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矛盾,而矛盾则必然外化为问题发生。通过分析属性矛盾的双方、功能供求差异的上下层级以及环境变化与系统耐受力数据差来确定发生问题的原因(当代中国马克主义矛盾观);方法抉择是针对问题原因通过选择建立(强化)联系、切断(削弱)联系、调整(改变)联系来实现属性、功能、环境参数再平衡以解决问题实现创新规划目标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联系观)。所以,创新概念、创新模式、创新决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质量观、矛盾观和联系观在当代的深化、丰富和发展。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新农民网-《新农民》编辑部 GYorg.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Email:348171 444#qq.com】
阅读:
标签:
人物
HOT CHARACTER
图汇
HOT PICTURES
热点标签
HOT TAG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
普及一下中国官员级别。中国官员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股所级(股级)不属于国家级别,不由组织部门任命,属于地方行
举报电话:12377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