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创新深圳品种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广东海水稻获成果

日期:2022-10-29 13:56:32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 作者:记者 刘畅

  种业创新深圳品种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广东海水稻获成果

  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 记者 刘畅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伴随着两台小型水稻收割机发出“轰轰轰”的声响,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现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新围片区30亩基本农田的水稻迎来今年第一次开镰收割。

  南山西丽片区

  30亩水稻喜迎丰收

  走近这块农田,巨人稻的谷穗在艳阳照耀下“笑弯了腰”,格外引人注目。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稻谷色泽金黄,颗粒饱满,向人们宣告着丰收的喜悦。作为西丽片区基本农田复耕团队,高尚农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育的巨人稻稻种由袁隆平团队提供,今年4月10日种下,7月31日收割,产出巨人稻最高达2.6米,亩产约900公斤。

  全体工作人员克服疫情延误、病虫害等不利影响,高标准抓好粮食生产,全力保障撂荒农田水稻迎来丰收。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现场,30余名热心志愿者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忙收割水稻。他们来自西丽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队及深圳市体育义工联,有条不紊分工合作。

  有的弯着腰,低着头,挥舞镰刀收割水稻;有的在田里来回奔波,传递稻穗;有的将稻穗放进收割机里脱粒,协助收割机收割;有的捡拾零星的稻穗……农田里一片繁忙,志愿者挥汗如雨,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丰收的喜悦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我在深圳长大,此前没有体验过农忙。在这里,我第一次收割稻谷,感受了丰收的快乐,很有意义。”一名年轻志愿者说。通过这次活动,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农民耕种劳作的辛苦,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更加爱惜粮食。

  为水稻种业

  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0月13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圳水稻产业研究院授牌仪式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举行。与此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首个乡村振兴驿站正式启用。

  作为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快推动“五光十色”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并将按照“四个一万亩”(即水田垦造1万亩、撂荒地复垦复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1万亩、土地流转1万亩)的目标发力冲刺,可为杂交水稻研究提供良好的“土壤”。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创始人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该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深圳水稻产业研究院落户深汕,将致力于开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攻关、引进国内外杂交水稻育种高层次人才,为水稻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这既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创新和延伸,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肩负起发展农业科技和服务“三农”的重大使命。

  种业创新

  叫响“深圳品种”

  深圳市政协经济委和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联合举办“推动深圳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深聊会,来自农业领域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分享了深圳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深圳第一产业规模不大但很有特色。据悉,深圳是全国最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城市之一。

  早在2010年,深圳规划建设的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确立以生物育种为主攻方向,先后成立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相继引进了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生物育种创新团队,培育孵化出了创世纪种业公司、兆农农业科技公司等一批快速成长的种业企业。

  “深圳大力推进种业科研攻关,多项研究成果走在全国前列,有力推动种子自主创新,在打响‘深圳品种’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市科创委社发处负责人介绍,深圳在杂交水稻、抗虫棉花、杂交马铃薯、交小麦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优薯计划”,对马铃薯育种和繁殖方式进行颠覆性创新,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具有广阔推广价值。

  “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乡村振兴,为农民增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研究员武小金说,深字头的杂交稻品种在全国推广面积很大,其中“深两优5814”曾经排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一,“深优9516”也是多年在广东省排推广面积第一。

  湖北有一个种粮大户种了深字头的稻优系列,种下去1000多亩就比头一年增收了100多万元。“我们在外面的规模远比深圳多,在各个地方都有分支机构,规模还相当大,但是我们坚信,深圳应该是农业核心技术的总部,在深圳做得好的不一定在外面也做得好。”武小金建议,深圳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建议在食品方向多下功夫。

  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深圳在蔬菜新品种培育方面也亮点纷呈。“宝珠1号”番茄累计推广60多万亩,为农民创收超12亿元,茄子嫁接技术推广50多万亩,选育白菜薹新品种“雄心一号”,荣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累计推广超10万亩,为农民创收近3亿元。

  针对与会人员频繁提及的用地问题,市委农办负责人认为,深圳对口帮扶合作9省97县,土地、劳动力、光热等资源丰富,是理想的试验地、承接地。深圳全力打造农业科技“市内策源+对口地区转化”的合作发展模式,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在对口地区进行成果转化。

  比如,深圳推动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到广西、新疆等地发展,打造了“牦牛改良”“海水稻”“巴马香猪”等一批农业科技合作品牌,既推动了深圳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又推动了当地农业提质增效。“深圳将成为农业科技策源地。”这位负责人认为。

  “海水稻 深圳造”

  日前,“同心同梦·共建粮基——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共建行动启动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多位科学家与企业家携手共同启动“海水稻生态粮仓共建行动”,宣布将携手各界精英,实施“亿千百万”计划——力争在十年内,修复改造1亿亩盐碱和滩涂地,建设10个万亩国家级海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国家新增耕地1000万亩,带动100万农户脱贫和就业,每年为国家增收500亿斤优质海水稻米。

  据悉,至2019年,中农海稻公司已在我国12省33个种植基地完成了不同生态区的新品种试种及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广泛的测产,试验品种(品系)亩产可稳定在400-500公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现场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人才、“碱稻中心”副主任杨记磙,他表示海水稻的种植既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可解决我国生态修复问题。

  海水稻项目已获系列成果

  据悉,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等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充分研讨和调研,2018年推出了《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计划项目》,2019年在新疆喀什国家经济开发区进行了项目备案,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按照《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计划项目》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完成了20多个海水稻(盐碱稻、功能稻)系列新品种(品系)的选育和区域试验;完成了我国12个重点盐碱地分布省区33个点的适应性试验和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研发了海水稻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取得一系列试验成果;在重点产区建立了3万亩自有生产基地和20多万亩共建基地;

  建立了海水稻标准化仓储、加工和物流管理体系;国内外首次研究并发布了3项海水稻弱碱米等功能稻米系列产品标准,推出了新疆“帕乡水鸟”、黑龙江“松花江”、辽宁“红海滩”、山东“渤海湾”等系列海水稻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市场区域,进行了海水稻产品线上线下市场销售中试;海水稻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

  打造“粮食安全备胎”重点工程项目

  “亿千百万计划”将在“十四五”“十五五”十年内,进行海水稻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推广。具体包括修复改造1亿亩盐碱地和滩涂地(盐碱荒地和次生盐碱耕地);为国家新增耕地1000万亩;每年为国家增收500亿斤优质海水稻米,新增1.5亿吨优质稻草(相当于新增三个湖北省的水稻面积和产量);

  建立10个万亩国家级海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未来数字农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样板;带动100万农户脱贫和就业。十年内,打造成为千亿级国家生态粮仓项目,成为万亿级盐碱滩涂土地改良和生态修复项目,成为国家乡村振兴和数字农业标杆项目,成为国家级“粮食安全备胎”重点工程项目。

  2020-2022年启动计划将包括在海水稻产业优势发展区,先期打造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核心示范基地100万亩。充分利用深圳对口援疆喀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沿黄河流域生态产业带建设及海南自贸区建设等的先发优势和政策资源优势,依托现有的示范基地条件,包括在新疆布局建设10万亩国家生态粮仓核心示范基地,渤海湾区域10万亩,沿黄河盐碱区10万亩,粤港澳大湾区5万亩。

  深圳是海水稻制造基地

  大会开始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人才、“碱稻中心”副主任、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记磙教授接受了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他表示,海水稻,是耐盐碱稻的一种通俗称呼,这几年在国际上比较热门,在科技界也是很热门的方向。据初步测算,我国盐碱地总面积高达15亿亩,其中5亿亩为可利用荒地,这将成为缓解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潜在资源。

  杨记磙说,海水稻主要是可以在盐碱地和滩涂地生长,在高盐碱地生长的同时能修复生态,既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可解决我国生态修复问题,还能在因盐碱生态致贫区(如新疆喀什、内蒙古部分地区等)发挥扶贫脱贫的重要作用,“如这几年在深圳对口扶贫的新疆喀什等地的试种效果非常好。”

  “中农海稻的项目目前在国内技术比较领先,产业化程度比较高,且项目公司落户在深圳,深圳成为了真正的‘海水稻,深圳造’,深圳成为了海水稻的制造基地。”杨记磙说,中农海稻将通过海水稻的产业化,加快海水稻在全国的推广应用。这个过程,技术资本的力量,产业要素的介入等,这将对海水稻的发展非常有利。这也是此次大会推出“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共建行动”的重要原因。

  据杨记磙介绍,中农海稻项目名称为“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计划”,是围绕海水稻的生产、推广和应用,构建国家生态粮仓,这也是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提供力所能及的项目安排。

  汕尾、湛江、江门已试种逾千亩

  对于海水稻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种植的计划,杨记磙教授介绍道,粤港澳大湾区沿海地区有很多的盐碱滩地,已利用了一部分,通过海水稻在提供安全粮食的同时,对近海生态进行修复。去年,中农海稻已经在汕尾、湛江、江门进行了种植实验。

  计划在2020-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先期打造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核心示范基地100万亩,其中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5万亩。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一部分是在盐碱地种植;一部分是在沿滨海区域因台风等影响形成的次生盐碱地(土地盐渍化),一般水稻难以生长的地区种植海水稻;还有一部分是次生盐碱地,海水稻对此也可修复。

  种业创新深圳品种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广东海水稻获成果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新农民网-《新农民》编辑部 GYorg.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Email:348171 444#qq.com】

阅读:

标签:

分享到:
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人物

HOT CHARACTER

图汇

HOT PICTURES

热点标签

HOT TAG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

中国官员级别知多少

普及一下中国官员级别。中国官员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股所级(股级)不属于国家级别,不由组织部门任命,属于地方行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12377

友情链接

LINKS

战略合作:中国公益在线编委会创新工作委员会

主管单位:北京益行智库信息科学研究院

通联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广播电视塔888室

联系Email:18611823110@qq.com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国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88号 互联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7】2545-288号

Copyright © 2016-2022 新农民网 Powered by GYorg 国家工信部备:京ICP备18002049号

国视云新媒体中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