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江河湖海要食物 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 ——对话包振民、陈松林、刘家寿

日期:2022-09-20 20:16:07 来源:北京农业智库平台 作者:

 嘉宾

  包振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松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刘家寿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大水面增养殖岗位科学家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建伟

  水产品是重要的农产品,也是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我国水产品年产量多年保持在6500万吨以上。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6690.29万吨,比上年增长2.16%。水产品主要来源于养殖和捕捞,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左右,水产品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比例达到81∶19。新形势下,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大食物观对渔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其中,践行大食物观如何准确把握好渔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渔业发展还有哪些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本期对话邀请包振民、陈松林、刘家寿三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就践行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等问题进行探讨。  

  确保水产品持续供给仅仅依靠现有的池塘、近海养殖远远不够,要放眼江河湖海,拓宽水产品来源,在集约化养殖污染可控的前提下,江河湖库的网箱养殖以及深远海集约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品供给重要的增长点  

  主持人:“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实际上就是通过高质量发展渔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水产品,巩固、优化、拓展渔业生产空间。这对渔业发展有何启发和指导?

  包振民:水产品是高质量的蛋白质,富含人体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我国水产养殖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水产养殖业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其主要标志是人工育苗的突破和人工饲料的研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广大渔民和水产科技工作者开创了发展高效绿色的中国水产养殖新模式,这就是淡水养殖以草食性、滤食性、杂食性鱼类为主,海水养殖以贝、藻类为主的低碳足迹生产模式,被誉为最高效的动物蛋白生产技术之一,使我国养殖业在“双碳”发展战略中蹚出一条新路子。发展水产业,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关键是要用系统的、整体的发展理念,根据不同的养殖环境和生产要素,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做好科学规划,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做到绿色高质量发展。

  陈松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树立大食物观做了全面系统论述,指出“要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为做好渔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水产种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就是要大力发展大水面渔业,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强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开拓盐碱水域等新的水产养殖空间。因此,今后要大力培育适合湖泊大水面增养殖、深远海养殖、工厂化养殖以及盐碱水域养殖的鱼类等水产新品种,建立相应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为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提供技术支撑和良种保障。

  刘家寿:大食物观明确了水产品是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更为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调整水产品生产结构、扩大水产品生产来源、确保水产品持续供给仅仅依靠现有的池塘、近海养殖远远不够,要放眼江河湖海,拓宽水产品来源,江河湖海将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主持人:我国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养殖水产品产量达到了全世界的60%,从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角度考虑,下一步渔业发展还有哪些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包振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水产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但水产养殖的生产空间一直没有得到有力保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水产养殖的空间一直在缩减。因此,如何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是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重视渔业生产,保障产业发展的基本空间需要;同时积极拓展新空间和新途径,比如,陆地上利用荒芜的盐碱地和低洼地开展水产养殖,海洋中发展离岸深海设施养殖,利用湖泊和水库开展渔业资源恢复和生态养殖等;加强循环水设施养殖、工厂化养殖等集约化技术的研发,发展新型高效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提升渔业发展的增长潜力。

  陈松林: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394万吨,其中鱼类产量为2824万吨,占比52%,为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和促进全球水产品有效供给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可否认,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水产养殖生物种质退化严重、抗病力差、病害频发,年经济损失数百亿元。许多鱼类雌、雄生长差异大,比如半滑舌鳎等海水鱼类雌比雄大30%—400%,而黄颡鱼、罗非鱼等淡水鱼类雄比雌大35%—200%,所以鱼类性别控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鱼类养殖产量中,存在结构不太合理的问题,优质海水鱼类占比仅为6.5%。水产养殖规范管理不够、资源节约不够,粗放式养殖较多,野杂鱼喂养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的养殖布局不够合理、超容量超规划养殖较为常见,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建立应用不够。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不够等。解决好上述问题,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刘家寿:我国宜渔的湖泊、水库、江河面积近400万公顷,海洋面积更是高达近300万平方公里,渔业生产增长空间巨大。依靠科技创新,在集约化养殖污染可控的前提下,江河湖库的网箱养殖以及深远海集约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品供给重要的增长点。  

  我国海洋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渔业是先行者,也是主力军。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渔业必将在向大水面、深远海进军,拓展国土资源利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该如何破题?

  包振民: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目前主要挑战有四个方面。一是品种问题。缺乏适养品种和专门化品种,新拓展的渔业生产空间大多与传统的养殖空间在生产条件和环境要素方面差异较大,不论是盐碱水域还是离岸深海,新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需要新的适养良种。二是养殖装备和养殖工程问题。要拓展新的养殖空间就需要新的养殖模式和技术,开发新的养殖设施和养殖工程。三是健康的养殖模式问题。特定生境下的养殖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反应、行为习性变化等基础生物学问题是否清楚,养殖容量参数是否掌握常常是决定养殖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包括营养饲料的研发和病害防治体系的构建等。四是政策保障问题。渔业生产领域还存在政策法规供给不充分、不合理等问题,对新拓展的渔业空间的产权、使用和管理,以及相关费用和税收等政策法规目前比较模糊。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养殖生物学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术,为新空间的拓展和新途径的建立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产业的稳定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保险政策,鼓励创新,吸引各种资本的投入。

  陈松林:发展深远海养殖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要途径,我国海域辽阔,发展深远海养殖前景巨大。但是,近年来我国传统水产养殖空间资源日益受限。据报道,“十三五”以来,我国水产养殖面积逐年下降,每年平均减少130万亩。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尚未根本性扭转,传统养殖和捕捞产业空间受限。针对上述问题,发展深远海养殖成为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是适合养殖的鱼类种类少、深远海养殖装备和养殖技术不够成熟、深远海养殖成本高等。因此今后的重点任务应该包括:大力开展适合深远海养殖的鱼类品种开发和新品种培育,研制出适合不同海域养殖的鱼类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深远海养殖装备和设施,加强深远海养殖及其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强智能化技术在深远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使深远海养殖能够尽快发展成新的适用养殖方式。

  刘家寿:江河湖库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环境保护的压力。过于严格的环境压力增加了养殖成本、挤压了养殖空间。一些地方政府受环保风暴的影响,有“层层加码”现象,比如贵州、湖北均出台了取缔网箱养殖的措施。过去5年,我国大水面养殖面积减少了29%,养殖产量减少了36%,江河湖库网箱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减少了90%以上,亟待立法保障江河湖库的养殖方式和养殖空间。  

  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的水产养殖之路,关键是要科学布局、科学养殖、科学管理,强化基于生态管理的养殖模式。同时要统筹规划,加强政府对基础养殖工程体系的建设和投入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如何处理好渔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包振民: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是可以兼顾的,其实从中国水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的水产养殖之路,这就是低碳足迹生产模式。我们的水产养殖模式从水体中吸收了大量的氮和碳,有效减缓了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据初步研究表明,中国每年因水产养殖从海水和淡水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分别为200万吨和180万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投饵养鱼不同,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更绿色、高效。整体来看,水产业本质是绿色、环保和高效的蛋白质生产技术。以前水产业存在养殖散乱差等现象,更多的是管理问题,由于一段时间内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加上水产业作为大农业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造成有些区域产业发展较乱,并形成了生态环境问题。不必讳言,许多地方的养殖区承包期太短且调整频繁随意,也造成养殖户不重视投入、低成本生产等现象。处理好渔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水产领域要科学布局、科学养殖、科学管理,强化基于生态管理的养殖。同时要统筹规划,加强政府对基础养殖工程体系的建设和投入,比如池塘养虾尾水的治理,就可通过与贝类养殖结合形成循环养殖工程系统。水产养殖与生态湿地系统、保水渔业和净水渔业系统都是一些渔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好模式。

  陈松林:处理好渔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水产种业角度看,需要大力加强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优异种质资源挖掘,重点加强抗病高产优质重大新品种创制,提高养殖成活率,减少药物使用。大力加强性控育种技术研发,培育高产优质单性苗种,提高养殖单产。大力发展优质海水鱼类养殖,提高海水鱼类养殖的比例。加强水产养殖规范管理,建立资源节约型养殖模式,实现粗放式养殖向集约化、工厂化和智能化养殖的转变。建立和推广标准化的以养殖容量为基础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探索零用药、免疫预防等健康养殖技术,实现科学防控和用药减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刘家寿:要正确处理好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推广对环境保护有重大作用的大水面生态渔业,在确定大水面增养殖容量的前提下,定量放养滤食性鱼类,把浮游生物转化为鱼产品,同时控制藻华的发生;定量放养鱼食性鱼类以控制小型鱼类,提高天然饵料生物的转化效率;严格控制底层扰动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减轻对底泥的扰动、减缓对水草的摄食。二是加大渔业环保技术的研发,比如节能减排网箱养殖技术的研发、高效饲料的研发等。三是通过精准管理提高饵料利用效率,避免饲料浪费。四是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长江流域河流湖泊众多,将大水面生态渔业和长江“十年禁渔”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可解决长江流域人民的吃鱼问题和渔民就业问题  

  主持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要途径,长江流域河流湖泊众多,是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重要地区,请问如何做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与长江“十年禁渔”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衔接?

  包振民:长江千百年来养育着华夏子孙,长江“十年禁渔”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渔业资源将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长江流域河流湖泊众多,将大水面生态渔业和长江“十年禁渔”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可解决长江流域人民的吃鱼问题和渔民就业问题。有几点基础的工作应该重视,一是充分做好生态容量等基础工作研究,做好湖泊渔业资源变动和种群补充的机制研究,一湖一策,不能简单套用,要科学有序开展增养殖利用。二是做好湖泊本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增殖放流和养殖群体的结构尽可能与自然群体相协调,以防止对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破坏。

  刘家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十分必要,但禁渔范围不宜盲目扩大。目前,大量水域的原有职业渔民在禁渔行动开展后,已被安置上岸,为有组织、按规划开展公益性的生态增养殖渔业提供了难得的管理和实施保障。建议一是组织开展试点,明确大水面生态渔业的组织实施路径。二是加强资源调查监测评估,进一步提高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精准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禁渔后生态效果的后续科学评估,依据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2019年底发布的《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协调一致的配套政策,通过科学放养、增殖资源起捕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  

  做强水产养殖,要坚持“以养为主”方针,推进科技创新和装备升级,提高养殖效率。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环保网箱等设施渔业,大力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加大优良品种选育、机械装备研发、实用技术攻关力度,提高单位水体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主持人:提升渔业生产效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其中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是一个重要方向,请问目前我国设施渔业发展水平如何,下一步如何从科技创新等入手提高设施渔业发展水平?

  包振民:最近几年我国设施渔业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装备,比如10万吨级的“国信1号”养殖工船、海南民德养殖工船、中集来福士“经海004号”智能网箱和循环水养鱼、养虾系统。但整体而言,我国相比世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原创性少、模仿跟踪多,渔业机械整体设计落后,制造加工水平低,这与我们以往对养殖设施和机械的重视不够、投入较少有关。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国家和行业以及行业外的企业逐步重视起来,许多以往不涉及渔业机械的企业把目光投向水产养殖业。设施化、集约化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进行品种培育、养殖技术和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联合攻关,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养殖设施和装备与水产动物生活习性和行为等的适配性研究。重视养殖数据库建设,特别是要重视信息和网络科学技术应用,加强智能化和智慧化技术在养殖设施上的研发,实现水产养殖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陈松林: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过去10年,我国水产育种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技术创新实现跨越,良种创制成果丰硕。在基础研究方面,自2012年起,我国相继破译牡蛎、半滑舌鳎、鲤鱼等重要水产养殖生物基因组。迄今,我国已完成74种水产养殖生物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率先发现比目鱼类性别决定和变态发育关键基因,揭示鱼类性别决定和变态的分子机制。水产养殖生物基因组解析在国际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基础研究的突破为育种技术创新提供了原动力。近10年,我国发掘了20多种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建立分子标记辅助性控技术,解决了鱼类性别控制的技术难题;建立扇贝、比目鱼类、大黄鱼和对虾等重要水产养殖生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鱼芯1号”等多款鱼类抗病育种基因芯片,为抗病高产良种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还建立了罗非鱼、半滑舌鳎、鲫鱼等鱼类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出快速生长或无肌间刺的鱼类新品系,开辟了基因编辑育种新途径。在新品种培育上,截至目前,我国共审定水产新品种266个,其中近10年间培育审定水产新品种196个,水产新品种培育进展快速。

  当然,我国的水产种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提高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水平,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育种基础理论研究,解析鱼类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为良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加强鱼类育种的原创性技术研究,加大基因组编辑、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育种等研发力度,建立高通量表型测定技术,突破智能育种技术,实现水产育种技术从2.0向3.0、甚至4.0的转变。三是加快突破性新品种的研发进程,采用基因编辑、基因组选择等前沿技术进行良种培育,创制抗病高产优质的鱼类突破性新品种,促进养殖业绿色发展。四是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鱼类种业体系,培植水产种业龙头企业,抢占国际水产种业制高点,打造水产种业经济新增长极。  

  主持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膳食科学化、食物多样化,呈现口粮需求下降而肉蛋奶、鱼果蔬等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中国渔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可有可无”的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我国渔业从解决群众“吃鱼难”、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需求出发,正是适应了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如今,各类名特优新水产品充盈国内市场,群众在多吃鱼、吃好鱼上有了更多选择。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数据来源 : 农民日报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新农民网-《新农民》编辑部 GYorg.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Email:348171 444#qq.com】

阅读:

标签:

分享到:
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人物

HOT CHARACTER

图汇

HOT PICTURES

热点标签

HOT TAG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

中国官员级别知多少

普及一下中国官员级别。中国官员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股所级(股级)不属于国家级别,不由组织部门任命,属于地方行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12377

友情链接

LINKS

战略合作:中国公益在线编委会创新工作委员会

主管单位:北京益行智库信息科学研究院

通联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广播电视塔888室

联系Email:18611823110@qq.com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国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88号 互联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7】2545-288号

Copyright © 2016-2022 新农民网 Powered by GYorg 国家工信部备:京ICP备18002049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