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膜团队:给农田环保穿上“生物降解地膜新衣”

日期:2025-02-24 14:14:45

  地膜,以其保温保墒、覆盖除草等显著优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但由于长期大规模使用长期使用,回收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传统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推动设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高天健和寿光市科技特派员周子焱等联合发起天然生物基全降解地膜研发项目,潜心研究生物源全降解地膜,为设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方案。

图为“福”地膜团队和农户在田间测试全降解地膜

  传统地膜主要以聚乙烯为原料,难以降解,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操作受阻等。具周子焱介绍,我国每年地膜使用量超过百万吨,而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大量地膜残留土壤中,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为解决这一难题,周子焱所带领的“福”地膜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生物源全降解地膜。他们以木生菌JSAFC3583等天然生物基为原料,创新性添加添加生防菌发酵滤液,通过特殊工艺流程,实现在地膜可全降解的基础上,有效的抑制根腐病的同时增加产量,为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白色污染”成难题,科技创新寻出路

  为推动生物源全降解地膜产业化应用,福地膜团队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生物源全降解地膜生产线,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目前,该团队研发的生物源全降解地膜已在全国十余个地区进行示范推广,累计应用面积超过1万亩。应用结果表明,该地膜的降解率可达95%以上,地膜残留量较传统地膜相比实现了大幅度下降,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马铃薯、花生等作物根腐病的发病情况。

  生物源全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是推动设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将可降解地膜产品和技术因地制宜、更大范围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一线,为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新农民网-《新农民》编辑部 GYorg.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Email:348171 444#qq.com】

阅读:

标签:

分享到:
0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人物

HOT CHARACTER

图汇

HOT PICTURES

热点标签

HOT TAG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

中国官员级别知多少

普及一下中国官员级别。中国官员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股所级(股级)不属于国家级别,不由组织部门任命,属于地方行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12377

友情链接

LINKS

战略合作:中国公益在线编委会创新工作委员会

主管单位:北京益行智库信息科学研究院

通联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广播电视塔888室

联系Email:18611823110@qq.com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国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688号 互联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7】2545-288号

Copyright © 2016-2022 新农民网 Powered by GYorg 国家工信部备:京ICP备18002049号

返回首页